1)第一百二十二章 晋阳起兵_盘点十大帝王盛世,榜首惊呆嬴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霍去病十七岁随军征讨匈奴,立下赫赫战功。”朱元璋感慨道。

  “唐太宗李世民十七岁时,奇谋秘计巧退突厥十万大军,救下隋炀帝。这些军事奇才,简直是上苍的宠儿一般,实在没有几个人,能够比得上他们!”

  【大业十二年,李渊出任太原留守,李世民跟随到太原。】

  【义宁元年(617年),大隋朝遍地狼烟,义军风起云涌,所有人都知道,隋朝马上就要灭亡了。】

  【不少隋朝官员也开始举起义旗反隋。】

  【唐国公李渊虽然也蠢蠢欲动,但他又犹豫不决,迟迟没有下定决心。】

  【而李世民早就暗中联络各路英豪,结交各种能人异士,延揽各种人才,此时见时机已到,他鼓动父亲李渊起兵,李渊终于下定决心,举起旗帜反隋。是为晋阳起兵。】

  【李世民率军攻打西河并宣布政令。攻下西河后,李渊封李世民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

  【起义大军往西攻打贾胡堡,隋将宋老生率领精兵两万人屯扎在霍邑,阻挡去路。】

  【而恰逢久雨粮尽,李渊又打退堂鼓,想先回太原,以后再图谋举事。】

  【李世民急忙劝阻,说,本来兴起大义是为了挽救苍生百姓,应当先攻下咸阳,号令天下。】

  【现在遇到小小敌军就退军,恐怕跟从起义的人将会一时解散。回军守卫太原一个城池,这是为贼打算,拿什么来自我保全!】

  【李渊不理睬。】

  【李世民又说,现在军队凭借仁义起事,进战则必胜,退还则军队必溃散。众军在前面溃散,敌军在后面乘虚进攻,死亡马上就到面前!】

  【李渊这才醒悟,急忙命令进军。】

  【李世民亲自诱敌,激怒宋老生出战。】

  【李渊军队终平定了霍邑。】

  【李渊的性格实在有些优柔寡断,遇到些小事就容易退缩,在起兵之初,如果没有次子李世民,可能根本就成不了什么大事,至于后面的大唐,就更加不复存在了。】

  安乐宫内。

  李渊望着天空,叹息一声。

  的确如此,如果当初没有二郎世民,肯定就没有现在的大唐了。

  【到了河东,关中豪杰争着投奔义军。】

  【李世民率军很快攻克大兴城。】

  【李渊辅佐国政,任命李世民为唐国内史,改封为秦国公,食邑万户。】

  【随后,李世民击败薛举的进犯,斩杀一万多人,反而攻到他的地盘。】

  【李世民虽然攻取东都洛阳不克,但却击杀隋将段达及一万多士卒。】

  【义宁二年(618年)五月,隋恭帝杨侑禅位于李渊,李渊改国号为唐,建元武德,封李世民为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进封秦王,加授雍州牧。】

  【此时大唐虽然创立了,但是他的实力,在隋末乱世之中,非常不显眼。】

  【群雄逐鹿,整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