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5章 举国发兵_长安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然是禁不起举国的发兵了,还望陛下三思啊——”

  “是啊、是啊——”

  眼看朝臣们开始窃窃私语,为首的尚书右仆射苏徽拱手道:“臣以为,如今我朝可领兵的良将有如过江之鲫,再加之此前雁门一战虽有惊却无险,反而大胜了一场,兵家道,一鼓作气、再而战、三而竭,若如陛下所言,趁着此次突厥受创,我朝发动猛攻,必能士气鼓舞!”

  说罢,苏徽看向众人道:“至于户部侍郎提到国库,我听闻今岁江南苏杭、扬州皆收成极好,更何况前朝国库亦积累这许久尚未派上用场过,如何就到了侍郎口中,捉襟见肘的地步?”

  “仆射是说我在欺君?”

  “好了!”

  不待户部侍郎吹胡子瞪眼的辩驳,杨崇渊率先一语打断了争执,一眼居高临下地扫射过去,最终化为唇边掷地有声的话语。

  “朕意已决,诸卿不必再议!”

  “陛下!”

  “好了!”不待一些朝臣劝慰,杨崇渊一震天子袖袍,倏然站起身,眼神毋庸置疑地道:“今日朕将此事告之诸位,是让你们早日拿出征战策略来,而不是与朕背道而驰。”

  “与突厥一战非能毕其功于一役,三年也好,五年也好,十年也罢,朕都能等,等到四海臣服那一日!诸位,也早做准备。”

  眼看天子头也不回地撩袍而去,在场许多老臣无不忧虑地摇了摇头道:“年年征战,这可怎生是好。”

  为了打消天子这一孤注一掷的决定,苦谏不起作用的老臣们便齐齐来到了东宫,只将最后的希望压在了太子杨延的身上。

  “殿下,从前朝起我中原便与突厥大大小小打了百余战,今我兴朝立国后,外有突厥,内有叛乱,用兵之事从未断绝,年年征战下来,对我朝的国力发展已是不利,如今好不容易重创突厥,我朝当趁此时机强盛国力,让老百姓们都回到乡野间发展农桑,而非披甲执戟打一场未知的仗。”

  “是啊,太子殿下,春耕秋收正是农忙之时,若就此发兵,又会错过今岁的好时机,年轻儿郎皆上了战场,这大片大片的农田岂不是就此荒废,更何况,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一仗不知打到何年何月,于我国库——”

  耳畔是老臣们苦口婆心的劝谏之语,此刻站在紫宸殿外,杨延脑海中依旧是老臣们跪在他面前不肯起的一幕。

  “太子殿下,大家召您入殿。”

  听到刘守成恭敬的通报,杨延双拳攥了攥,抬头看了眼紫宸殿的牌匾,终是坚定地走了进去。

  一入内,杨延便见杨崇渊站在巨大的舆图之前,眼底燃烧着的是执掌天下的欲望。

  “阿耶。”

  杨崇渊“嗯”了一声,随即招手唤杨延道:“你来看看,这是我命人绘就的舆图——”

  杨崇渊胸有成竹地与杨延说着此次出兵战略,良久不见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