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章 混乱与生意(四)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派,而这个政治派别主要代表资本家的利益。而作为一个荷兰资本家,其最主要的敌人无疑就是英国商人了,因为他们之间是激烈残酷的竞争关系,相反与法国人之间的矛盾倒不是不能协调,必要时可以与法国人结盟共同对付英国;但以土地贵族为主的奥兰治派就不一样了,他们对英国人虽然同样不感冒,但还没到仇恨的地步,相反他们对法国的波旁家族极其反感,认为两者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争端在南尼德兰),必要时可以牺牲商业利益与英国妥协,转而全力对付法国。

  这两个派别在如今的荷兰可谓是各有支持者,并且几乎轮流控制联合省的政府,1650年之前的一段时间是奥兰治家族,之后到目前为止则一直是共和派执政。郑勇作为东岸的全权外交使节(以后将常驻阿姆斯特丹),自然是希望坚决反英的共和派一直掌权下去了(虽然不太现实),因为这明显符合国家制定的“联荷制英”的基本国策。毕竟,换了奥兰治派那些贵族们上台,搞不好就会牺牲商人们的利益讨好英国人,然后与英国缓和关系甚至结盟,共同对付近在咫尺且对南尼德兰虎视眈眈的波旁家族,这无疑是与东岸利益相左的,必须尽力阻止。

  “别想那些扫兴的事情了,康拉德,你们现在该对付的是英国人。至于瑞典,限制他们就可以了,必要时候可以武装丹麦、勃兰登堡、波兰和俄国,共同抵抗瑞典。瑞典全国才三百万人(其中瑞典人只有120余万),经济也多被荷兰资本掌控,技术上也严重依赖荷兰,他们是无法长久支持下去的。”郑勇觉得自己应该把话题扯到正路上面来了,于是说道“现在英国人的威胁其实才是致命的,在《航海方案》颁布并开始执行的现在,英国试图取代联合省成为贸易中介人的意图越来越明显,他们想建立一个以他们为中心、受他们掌控的贸易体系——别以为不可能,事实上你也很清楚,英国有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有众多的人口,有强大的海军,有足够的各类人才,他们有这些优点,一旦走上正确的道路的话,发展起来可比你们快多了。”

  郑勇这话并非没有根据,在签订《威斯敏斯特和约》并赔偿自1611年起给英国东印度公司商人们造成的损失后,英国人的对外贸易在几个月内就翻了一番,且航运业务也获得了大发展,船只租金、海员数量、运输吨位都几乎翻了一倍(战争期间捕获的2000艘荷兰运输船给英国航运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荷兰人现在虽然不知道这里的确切数据,但英国在欧洲及新大陆的贸易额及航运市场份额迅速提升,却也是能够清晰感觉到的,毕竟这些肥肉都是从荷兰嘴里掉下来的。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