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九章 另一个战场(七)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金贵的面粉和葡萄酒可以享用。

  “必须要尽快解决围城的事情了,不过这将非常艰难。”塞凯拉先生轻轻地叹了口气。其实昨天上午的时候,他就已经再度代表澳门总督出城与东岸人进行磋商了,为的就是解决这事。当时他试图以历史上两国本土开战但殖民地却维持和平的现象,来说服东岸人放弃对澳门的围攻,但被东岸人的指挥官儒尼奥尔——一个出身葡萄牙的少校军官——给拒绝了。这个背弃了自己信仰的男人坚决地表示,他的大军将持续封锁澳门城,直到葡萄牙人屈服为止,如果葡萄牙人想要打破封锁,那么欢迎来战。

  战自然是不能的了!话说自从12月13日作战失利之后,在巨大的粮食压力之下,参议会与总督阁下在当月月底又组织了一支超过4000人的部队,在澳门城外与东岸人大战,结果作战不利再次退回了澳门,死伤超过了750人。至此,从军事方面打破围困的可能性已越来越小,且随着澳门军心士气的逐步降低,这种可能性最终将趋近于无。也就是说,此时澳门的居民,套用一句明国人的话说就是“笼中困兽”,不能爆发就只能等死。

  儒尼奥尔少校的话都说到这种程度了,塞凯拉先生觉得参议会之前商议的一些条件确实没法再拿出手,比如他们打算向东岸人支付高达五十万比索的赎城费,以换取他们解除对澳门的围困——这种条件,在目前这个形势之下,显然已无任何打动东岸人的可能性,他们从海陆两方面牢牢困住了澳门,并动用了大量舰船和军队,又岂是区区五十万比索能够打发的?参议会的先生们,实在是太过于乐观了!

  1661年2月20日,塞凯拉先生又参加了一次参议会。这次的会议是在澳门面临严重饥荒且城内局势动荡的关键时刻召开的,议会的先生们这时已经有些务实了,他们中有的人回忆起了十多年前那场持续多时的饥荒饥荒爆发前澳门有四万余人(其中约一半是白人及其后裔),爆发后全城人口在短时间内就减少了一半,当然不全是饿死,很多人去了帝汶、孟加拉和果阿等地,但饿死的仍然不在少数(虽然多是华人、马来人和黑人,但白人也不少),这不能不令葡萄牙人印象深刻,他们是真的被那次饥荒搞怕了。

  有了这个担心的先生们讨论起问题来效率多了。老于军事的巴内加男爵率先声明,他的部队缺乏足够严格的训练,战力比起东岸人的部队略逊一筹,但如果真要突围死战的话,他也有信心重创乃至全歼东岸人的这几千部队,但前提是参议会赋予他更大的职权以在城中招募更多的军人,可问题是他不认为他们有必要这么做。

  总督阁下感谢了巴内加男爵为保卫澳门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