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七章 搅屎棍的节操(三)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言,盐城港临海的这一片土地,土壤质地是很差的,基本是以泥炭土北海道多见这种土壤为主,这明显是由于入海河流长期在枯水期被海水倒灌所形成的土壤环境,不下大力气改良根本不可能拿来种植谷物,撑死了发展一些园艺果林业而已事实上盐城港城区周围就栽种着大量的果树,梨子、桃子、酸枣、苹果、葡萄、柠檬等应有尽有,产量也马马虎虎,供应本地居民及来往船只消费是足够了。

  而既然这片土地短期内不适宜种植谷物,那么本地四千多名居民包括内陆地区的盐矿的日常生活所需的面粉则大部分靠进口了。他们出口盐和咸鱼,进口粮食及一切日用品,两者相减还略有赢余,小日子倒也过得下去。

  东岸人的城市位于绍塞河右岸,规模不大,周围全是高丘海拔一百多米。在这个沿海的盆地内,因为多泥炭土和黏土,所以较为贫瘠,长的多是一些质量低劣的杂质牧草,除东岸居民移栽过来的树木外,便很少见原生树种,甚至就连低矮灌木都不多见,真真是一片荒凉的所在。

  当然了,严格意义上来说,沿海盆地内的黏土以及高丘上随处可见的石英石、大理石也不是没有价值,至少这些东西用来制造砖头包括耐火砖、石灰、水泥啥的还是不错的,而东岸建筑材料公司也确实有意在这里兴建一个分公司,以充分利用本地现成的资源。只可惜这些黏土不是高岭土,用来制陶是够了,制造瓷器则未必行,令人颇为遗憾。

  绍塞河是一条小河,河宽在810米左右,不过水流很深很急。它发源于安第斯山,每年夏天的时候,虽然降水稀少,但山上大量的融雪仍然会顺着河道汹涌而下,而这时就是绍塞河一年一度泛滥的时节。本地的居民们仿照南铁公司的做法,在附近挖了好几个带闸门的人工水库,以在丰水期更多地截留一些淡水下来。要知道,在枯水期的冬天,随着大西洋海潮的猛涨,大量海水会在特定的时刻倒灌进来,而这时就是一年一度的绍塞河从淡水河变成咸水河的时刻,这显然会极大地影响盐城港居民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人工水库内养着一些淡水鱼,同时水面也租给了本地居民放养鸭子和鹅。不过,在大多数时候,水库内也会冲来许许多多的不速之客,比如在这片土地上没有天敌、几乎已呈泛滥之势的南美三趾鸵鸟。

  这些动物什么都吃,草、植物的根茎、树芽、果子甚至是退潮后海滩上的小鱼。它们会游泳,非常警觉,同时跑得也很快,所以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除了美洲狮之外,它们真的没什么特别的天敌,因此数量非常庞大,几乎已经成了一害。

  邵元义此时在盐城港郊区所见到的便是一番这样的场景一群不知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