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六章 政策转向!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卖得上价的经济作物,因此政府不得不出面将大量土地改造成国营农场,专门种植粮食,作为宁绍粮食供应的托底。另外,因为宁绍地区当年保留了大量的传统士绅、地主,私人拥有的土地数量也十分庞大,这些人如今基本上都是棉花、茶桑的主要经营着,他们没有理由将自己的上好耕地拿出来盖房,政府也不会允许这么做,农用地的保护在什么时候都是被着重强调的。

  比起保护农地的理由,后一个目的就有些没法拿到台面上来说了,但事实上一直都在有意无意地推行着。这些年来,宁绍地区因为生活不易而出外讨生活的人数累计起来已经非常庞大了,他们或者单身一人,或者拖家带口前往登莱、辽东、黑水、满蒙等地,极大充实了当地人口的同时,也让自己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他们的成功又反过来吸引了更多的宁绍子弟出海讨生活,而不是留在人多地狭的宁绍与其他人一起竞争。

  当然也不是没有宁绍地区的人移民前往东岸本土,但这种比例实在有些低。毕竟在他们看来,东岸本土远在十万八千里之外,去了那里之后,自己可能一辈子都没机会回家了。没办法再到小时候生长的地方看一看,没办法上祖坟祭奠先人,与亲朋好友音信不通,自己死后也只能埋骨他乡,这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每一个都是巨大的障碍。登莱、满蒙等地固然也不近,但以如今定期近海班轮的条件,来回一次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至少比起横渡大洋的跨大陆旅行要方便多了,不是吗?

  南方开拓队目前也在想办法,看看改怎样才能让宁绍地区有移民倾向的人改变想法,愿意移民到东岸本土。他们秉承上意,不断在报纸书刊上打广告,同时也通过其他各种途径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人们的看法,鼓励更多的人移民前往东岸本土,只是目前看起来效果还不是很好,人数确实是增加了,但远远没有到达上头的预期。没办法,这事情急不得,还是只能靠长期宣传,然后再看看效果如何。

  眼前的这两位大老粗警察此刻为“定海局大不易”而感慨,他们自然不会考虑到什么大政方针上面去,他们只是从最直观的感受上来思考问题。外国商人涌进来买房,买的还尽是好房子,且九成九的人不用从银行贷款(事实上他们也很难贷到款),基本都是全款购买,这让他们大为不忿,认为正是这些清国、顺国有钱人的热炒,导致了定海、鄞县乃至上虞等地的房价高涨,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不过他们从来不会考虑到,这些外国人同样给宁绍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政府通过卖地、卖房回笼了大量的资金,从而可以进行包括老城区改造、铁公基建设、新军组建、技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