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五十六章 不浪漫的土耳其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刚被东岸人买下不久的巴林岛。

  按照计划,巴林岛目前被海军接手了。他们在此大兴土木,建起了规模不小的港口(80%码头用作军港),海防炮台、陆防要塞、导航灯塔、水兵营房、海军医院、俱乐部、修船厂、军火库等必备设施一应俱全,应该说是花了血本了。

  城市的建设也花费了一番心思。原本岛上唯一一座可以称得上城市的就是麦纳麦了,历经本地人、葡萄牙人及波斯人的统治,现在则轮到了东岸。海军方面请了本土建设局的专家来规划城市,目前已经开始了前期动工。这座城市被海军命名为甘泉港,以当地随处可见的甘甜泉水而得名。

  甘泉港原本的人口,除了少数需要拉拢的人,大部分都将被分批送往南非黄黑分界线一带定居。海军在统计甘泉港人口时,也是不把这部分人算入内的。据统计,目前甘泉港已经有了1800多名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基本上以农牧业为主要营生。未来海军还会招募相当部分从事后勤维修、服务的人员,再加上海军官兵的家属,未来城市人口肯定会经历一个高速增长期。

  邱大业一家子目前就在甘泉港定居。按照父亲生前定下的分家协议,大哥拿走了一半家产,邱大业和几个兄弟姐妹瓜分剩下的。因此,邱大业现在即便是在东岸本土,也是一个富豪呢,因为他手头掌握着上万元现金,没多少人能到这个程度的。

  在和家人商量了一番今后的营生,并花钱购买了一些当地人的土地后这些人即将离开,必须抛售土地换取急需的金钱,因此地价并不高他将这些交给两个儿子管理。这些地附近都是有泉水的,可以饮用,也可以灌溉,还是非常不错的。不过限于人手的不足,他们只买了几百亩地,连法律规定的上限都没有达到。不光如此,这几百亩里也只有一小部分开垦了出来,原因还是人手不足。

  在当地人被驱逐后,这个岛子上可能很难雇佣到劳动力了!邱大业他们家除了从广东过来时的那些年老的仆役外(年轻的仆役都离开了),就只雇佣到了两个从宁波过来的十七八岁小伙子。但人家也讲明了,手头没钱,帮你干三年,三年后就要离开了。

  这样的情况,逼得邱大业没办法,只能再咬牙拿钱出来订购农业机械,发展大规模机械化农业。但即便如此,土地也只能是粗粗耕种,产生不了什么收益。不过也只能这样了,先多少收点粮食,满足自家耗用的同时,给海军提供一些补给品。这是细水长流的生意,收益率固然不高,但也只能聊胜于无了。

  至于邱家未来的发展,还是只能着眼于商业上。因此,这才有了邱大业自费参加一支从巴士拉港出发的队伍,一路经巴格达抵达土耳其东部的事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