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六章 新欧洲贸易秩序 一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际上还是军队的傀儡,一个台前牵线木偶而已。

  在奥斯曼帝国如今混乱的政治局面之下,想要做好生意真的挺考验人的——考验的主要是你在当地的销售渠道以及政治盟友的强力程度。在这个年代的欧洲做生意。那从来就不单单只是一个经济问题,除了荷兰人讲究贸易自由以外。其他国家都是重商主义的忠实信徒。在一个缺粮的国家进口粮食时都需要特别申请允许白银外流的年代,任何抱着我有价廉物美的商品就一定能卖出去的想法都是可笑的、不现实的,终究会被现实打得粉碎。

  在这个手工业占据工业主流形态的年代,几乎任何一个行业都有着传统的行会,行会把持了从原材料到终端市场的销售,这个行业内的每一分利润都早已经分配完毕:贵族、商人、教士、官员、行会领袖、手工业者等等,每人都有自己的份额,每人也都对自己的份额看得很紧。而你强势切入这个市场,其实争抢的不过是这些既得利益者的蛋糕而已,这时候他们要再不反击那不是死人么?

  更何况现在又不是自由贸易的时代,而是重商主义思想流行的17世纪,他们有的是办法来和你抗衡。当你所谓的价廉物美的商品甚至都没摆上货架的机会的时候,你除了偷偷摸摸冒着大风险走私以外还能怎么办?

  而换句话说,这个时候如果你有一个强力的政治上的靠山,同时也有一些地方上的贵族支持,再有拥有丰富销售渠道的商人帮衬,那么做生意就不会那么艰难了。当年东岸人在波尔多就是这么做的,政治上靠的是图卢兹男爵以及其在巴黎的亲戚,地方上靠的是洛里斯家族在教会和地方上的双重影响力,生意上靠的是帕斯奎尔这个在阿基坦地区经营了上百年的商业家族,这才击败了既得利益者之一、犹太商人路德维格,霸占了法兰西中南部部分省区的棉布市场。

  而由于图卢兹男爵的影响力有限,以及既得利益者势力太过庞大,东岸人的影响力也就只能局限在这些省区了,想要再进一步却千难万难,除非你花个几十年时间在法兰西重点经营,不然现在的规模也就到顶了,再多就罩不住了。

  说难听点,这些实权人物才是决定东岸商品在法国市场前景的裁判官,而他们也在其中攫取了巨额的销售利润。当初要不是东岸人隐瞒了自己实际的生产成本,也许他们在每匹棉布上挣的钱还不如这些法国买办们多呢,世事往往就是这么令人无奈。东岸也不是不能撇开这些人另找门路,但这一需要时间、二需要机缘,你头上顶着个黄皮肤异教徒国家的帽子,说实话不花个几十年时间经营是成不了事的。

  与傲慢的法兰西相比,东岸人在奥斯曼帝国的经营就要好多了。借着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