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一章 局势与移民实边 一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员、127名军官、8500名士兵和41门火炮。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次战役结束后,哥萨克首领赫梅利尼茨基在与波兰王国讨价还价(他本人并不想独立,还要求政府“招安”自己)的时候,他们的盟友鞑靼人则在乌克兰大肆劫掠。掳走了超过20万奴隶,而这也是哥萨克与他们暂时决裂的原因——鞑靼人抓奴隶时可不会区分你是乌克兰人还是波兰人。

  第二次在皮里亚夫齐,这一次哥萨克迫于形势,又请回了鞑靼骑兵,双方精诚合作再次击溃了多达四万人的波兰军队,这震惊了整个波兰。在这次战役中,波兰士兵几乎惨遭灭顶之灾(这些士兵中的很多募集的都是生活在乌克兰地区的波兰人。他们与哥萨克矛盾很深),八千名德意志雇佣兵也被俘虏了五千多,此外还有大约100门火炮和大量辎重成了哥萨克和鞑靼人的战利品。

  这两次战役几乎消灭了波兰在乌克兰和东部地区的所有兵力,通向华沙的大门甚至都已经向赫梅利尼茨基打开,但出于种种考虑,他本人还是坚持与波兰议和。双方之间的战争暂时平息。不过到了今年(49年),由于下层哥萨克的不满(他们已经参加了起义,但现在很可能将继续回到村子当波兰人的农奴)和鞑靼人的怂恿,赫梅利尼茨基又产生了动摇,他在公开场合宣称乌克兰必须从波兰人的统治下独立。这激怒了刚登基的波兰新国王,波兰的贵族们也感到了唇亡齿寒的压力,开始支持国王再度东征。以彻底消灭乌克兰反叛势力以及来自草原的恶狼——克里米亚鞑靼人。

  密布的战云又一次笼罩在了乌克兰的上空!哥萨克的大首领、“特级公爵”赫梅利尼茨基开始派遣使者频繁出入邻近的莫斯科公国、克里米亚汗国这两个不可靠的盟友,秘密商讨互助的可能。但俄罗斯人此时对波兰尚存一丝畏惧,斯摩棱斯克战争惨败的阴影仍存,因此对是否介入战争尚未下定最后的决心。相比较而言,克里米亚鞑靼人就爽快地多了,他们的大汗表示一旦需要,他将亲自率领数量超过四万的骑兵支援哥萨克的行动。这得益于克里米亚的一贯国策,即帮助势弱的乌克兰一方,共同对抗他们共同的敌人波兰;而且如果克里米亚汗国与他们的夙敌莫斯科公国交战时,他们还寄希望于得到乌克兰哥萨克的支持。

  最近亚速海商会的纳苏赫帕夏就派人通知马德,尽快将大笔军资(包括火枪、长矛、铠甲等精良装备,以及止血绷带、药品等军需)在五月末之前运到苏伊士港,然后通过当地的驼队运输至亚历山大港,最后再用新成立的黑海班轮公司(拥有四艘东岸制造的笛型运输船)的船只将这些紧俏物资拉到卡法或敖德萨,以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