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十六章 秩序整顿 五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沿着巴西高原南端向北,通过火车、马车乃至步行的方式进入后世巴西圣卡塔琳娜州的地界,涌入葡萄牙人的市镇、庄园、农田、牧场和林场,开始自己的定居生活;其二则是在南方的东岸大草原上招募二代国民,同样搭配新来的淮安府移民、非国民和女奴,坐船前往顺化港(即巴拉那瓜)、昌顺港一带定居——里约热内卢将军区、圣埃斯皮里图将军区因为尚未全面推行东岸法律,故暂不在首批移民目的地行列。

  只可惜因为战争爆发的原因,东岸中央政府的资金有些不足——战争缴获要么还没运回本土、要么还没完成兑现,现在又有了军票回收的任务——移民安置的数量颇有些不足。毕竟,往老定居点分配移民和往新设定居点分配移民,这成本往往是一个天一个地,更别提还有交通运输的瓶颈。而也正因为如此,截止目前分配到新占领区的移民不过区区八千多人,且多集中在几个定居点内,不少自发移民(指购买了土地的二代国民)也仍在故乡逗留,这都使得东岸人对地方的控制力颇有些不足——你不往占领区移民,怎么能有效控制地方呢?又怎么能理直气壮地说这是自己的领土呢?

  “现在圣维森特将军区内发展得最好的城市无疑就是昌顺港了,这里吸引了最多的移民(足有两千五百余人),同时也有为数不少的葡萄牙人,其数目大概在两百左右,多数都是些无牵无挂的单身汉,非常好管治。”萧曦少校朝已被确定调来北宁镇组建地区行署的徐宇说道,“当地的葡萄牙庄园也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愿意走的白人我们已经送走,剩下的都是愿意留下的。当然印第安人及含有印第安血统的人不能留下,必须送往海外殖民地,目前这部分人大概还有四百多,届时移民部会安排船过来接的。只可惜昌顺港与内陆交通极其不便,山间只能通行骡马,因此这座城市的码头、磨坊、酿酒作坊、修船所、烟草加工作坊、铁匠铺、屠宰场、面包房以及箍桶匠、皮匠、裁缝、奶酪工、黄油工、鞋匠、蜡烛工等手艺人就很难为内陆地区服务了,毕竟交通运输成本太高,咱这里还是要自力更生为主。”

  “我明白了。”上个月刚刚紧急从陆军退役的前骑兵营长徐宇说道,“我有这个思想准备,不就是一穷二白嘛,当初我们在大鱼河两岸开拓时不也是一穷二白,如今那里是什么样?总不会因为过了这么多年舒坦日子,就把当初的豪情壮志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吧?嘿嘿,老萧,让我们给那些鹌鹑般的年轻人展示下,这个世界的正确打开方式?”

  徐宇原本是骑兵少校,年纪也已经五十多了。这次陆军攻下巴西南部偌大的领土,急需一位富有军事经验的老资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