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六章 潘帕(四十八)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河河底的实验仅仅是第一步。如果这里能够成功的话——说实话,成功的标准有些模糊,但怎么着也得用个十几二十年不出现大面积的断裂才算——那么下一步就是总结经验和教训,做进一步改善。改善完毕后的新产品,差不多就可以尝试着在兴南—马岛之间,甚至是青岛—河中之间展开试验了。

  东岸执委会对此还是比较重视的。他们明白,这是一项划时代的技术,是一项可以改变世界距离的东西。一旦本土与南非、新华夏等地接通了有线电报,不但各项命令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贯彻下去,当地的市场也能更好地与本土连成一片——青岛港对此项技术应该是非常期待的,作为全国的金融中心,有关南非和新华夏的大宗路货交易一直很让人挠头,如果有了海底电缆,一切都将变得简单起来。

  更快的信息和商品的传输速度,是最能改变人与人、国与国之间距离的技术,没有之一,东岸人对于这一点,早就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

  “电缆接好后,你再乘那艘小船去一下河面上,看看‘大比目鱼’号那里有没有遇到麻烦。”黑瘦男子四处转了一圈后,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对紧跟在他身后的年轻人说道。

  “大比目鱼”号是隶属于邮电部的工程船,专门设立出来敷设、检修海底电缆的,标准排水量超过了两千吨,铁木混合结构,总造价超过了十五万圆,一度让邮电部很是肉痛。但没办法,谁让这种船不是通用船只呢,人家承造方现代特种船舶厂还觉得自己亏了呢,一直追着问邮电部啥时候造第二艘,他们好分摊研发成本。

  年轻人听后立刻大声应是,将一些工作交接给他人后,他马上提着公文包,搭上了一艘同样隶属于邮电部的几十吨小火轮,朝宋河中心驶去。至于黑瘦男子,则转身到了旁边一处茶馆休息,并在这里遇到了一位有过一面之缘的“故人”。

  “乔治·蒙哥马利?”黑瘦男子不是很确定地说道:“我记得在铁道部的一次投资者例会上见过你,当时你还被表扬了。”

  “尤处长,是我,您的记性很不错。”乔治·蒙哥马利点了点头,含笑道:“当时是洛上铁路的投资者大会,我作为英格兰投资者的代表受到了陈总的口头表扬,非常荣幸。”

  “嘿嘿,我就说嘛,这么眼熟。”尤处长下意识地将公文包放到了身侧,然后才问道:“怎么?来看洛上铁路的?我劝你别费那个心了,几年内根本没戏的,你们投的那些钱要回本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呢。”

  “呵呵,其实投资并不急。我来上海港,主要是感受下这边的商业氛围。刚才在码头那边转悠了一下,一连十几艘帆船排在那里卸货,其中大部分装的都是木材,真是厉害,光那些木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