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八章 智利的进展 四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元前108年武帝元封三年,在辽东地区设玄菟郡,统高句丽、上殷台、西盖马三县。通化为幽州刺史部玄菟郡上殷台县。今通化市江北治安山城古遗址和通化县的赤板松古城遗址,皆为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遗存。

  公元前37年汉元帝建昭二年,扶余贵族**邹牟率卒攻占玄菟郡高句丽县,更国号为高句丽。初期都城为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五女山城。

  公元3年汉元帝元始三年,迁都国内,筑尉那岩城。浑江流域是高句丽民族及其早期文化的核心发祥地。

  东汉时,公元32年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高句丽遣使奉献,要求臣属玄菟郡,是汉王朝郡国,通化为其控制之地。

  公元189年东汉灵帝中平六年,辽东太守公孙康自立为辽东侯,领辽东、玄菟等五郡。

  公元209年东汉献帝建安十四年,公孙康击高句丽,破其城,通化为公孙氏政权控制之地。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孙康臣服于魏,历三世约50年,通化为其辖地。

  公元238年魏明帝景初二年,司马懿率兵斩公孙渊,通化遂入魏之版图。

  公元244年魏齐王正始五年,因高句丽数次骚乱,叛服无常,幽州刺史母丘俭率步骑军万人征讨。大战于梁口今通化县江口村,母丘俭陷丸都山城,并刻石碑留念。现石碑存辽宁省博物馆,自此通化复魏之管辖。

  公元274年晋武帝泰始十年,置平州辖辽东、玄菟、带方诸郡,通化仍属玄菟郡。

  永嘉之乱后,北方先后出现少数民族割据的地方政权,通化曾为前燕、后燕之地域。座落柳河县境内的罗通山城,据考古专家依据出土文物推测,大约于此时期建筑。东晋之后,高句丽臣属中原各王朝。集安禹山墓区3319号墓出土的一批文物是这一时期的例证。

  公元425年北魏始光四年,高句丽迁都平壤。此时居住在长白山北部的肃慎族逐渐强大,建立勿吉国。通化地区北部为勿吉属地,南部为高句丽属地。隋朝,通化隶属关系不变。

  唐朝,公元644年贞观十八年,太宗以讨弑逆、拯汉民、复旧疆、防后忧为由,诏谕天下伐高句丽。公元668年,总章元年灭高句丽政权。唐于辽东故地及高句丽旧壤设安东都护府,通化为河北道安东都护府哥勿州都督府管辖。

  公元698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建立震国。公元713年,光天二年,唐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自此更名为渤海国。通化属渤海国西京鸭绿府正州,正州治所即今通化市境内。通化县四棚乡三棚村出土的渤海时期金钵是这一时期的例证。

  公元926年,契丹灭渤海,更名东丹国,通化属之。公元1017年,辽开泰六年,通化为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