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六章 中央谷地 九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二蛋和他一样是从陕西造反的老流贼了,转战过好几个省,作战经验极为丰富,将营地警戒任务交给他还是比较令人放心的。

  “开饭!”沉默了半天后,孙胜军终于憋出了这两个字。看守营地的一些科伊桑夫役从辎重堆里拿出了许多被密封好的石灰袋,这些是军部专门设计出来用于加热食物的物品。其基本原理就是生石灰遇水反应后大量放热,用来加热饭菜效果显著,特别是在缺乏柴禾的阴雨天气或者需要尽量避免炊烟的场合还是很实用的。

  今天的晚餐是高粱米饭、土豆炖牛肉,算是比较丰盛了。说实话,这帮土人自从成为东岸人的附庸后,他们的文明层次和生活水平是上升了不少的。就比如农业方面,河中堡方面曾派出了不少人手指导他们种植高粱、花生等农作物。在遇到东岸人之前,科伊桑人就不说了(他们只懂得放牧),那些科萨黑人们的农业技术也是比较落后的,他们甚至不知道使用人畜粪肥以及深耕技术。

  在班图黑人的各个部落里,流传着这样一个常识:在曾经作为牲畜栏的土地上能长出更多的粮食。前文讲过,黑人的居所是以“克拉尔”为单位的,每个克拉尔的中心便是一片牲畜栏。在漫长的岁月中,班图人发现之前曾经作为牲畜栏的地面往往更肥沃,种下的粮食往往收成更好。只可惜,文明层次太低的他们一直没能发现这些土地更肥沃的原因。

  直到东岸人强势介入他们的生活,推广深耕技术、推广粪肥及草木灰肥田、推广耕牛的使用、推广先进的农具、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推广先进的选种育种技术后,这些土著的粮食产量顿时迎来了爆发性的增长。在今年夏收后,上六旗部落的自由民(奴隶除外)依靠增收的粮食以及替东岸人打零工,第一次摆脱了饥饿。而这,也使得东岸人在他们心目中的威信大增,使得他们真真切切地觉得这投靠是投靠对了。

  土著们笨手笨脚地拿着筷子,默默吃着饭菜。有些人用筷子用得不顺手,刚准备拿手抓饭吃,很快便遭到了军官和东岸人的呵斥。这些都是莫茗要求的,归附的土著必须学说汉语,并学习东岸人的生活方式。莫茗这厮对后世非洲大片的法语区国家羡慕无比,因此他立志要在非洲建立几个汉语区土著国家,而这也算是他的恶趣味之一吧。

  就在东岸人与八旗仆从兵蹲在山里的营地内吃晚饭的时候,好望堡外的围墙工地内,大批英国移民正愁云惨淡地嚼吃着干硬、无味的黑面包。他们在冰冷、泥泞的开普敦奋战接近两个月的时间了,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辛苦工作,吃的东西和在国内时差不多,而工作辛劳程度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使得移民们的心里都憋着一股很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