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四章 地理名词意大利?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资本已经明白,有一个稳定回报的投资,真的是越来越少了,有的甚至可能会血本无归。在这样一种背景下,1688年股息率高达7%的森林开发公司,就显现出一点优势了,那就是东岸的政局实在是太稳定了,政策也实在是太稳定了,因此该公司可以被视作为一个长期稳定的现金奶牛,这对于喜欢追求细水长流的稳定收益的投资者们来说,是非常优质的资产。

  这样你就可以理解了,去年森林开发公司同时在那*亚、佛罗伦萨、米兰、威尼斯、卢卡、那不勒斯和巴勒莫七座城市公开增发股票,一下子募集了超过一千五百万银行里拉的盛况了。动荡的欧洲局势,促使缺乏安全感的意大利商人们开始向海外转移资产,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教训,很多人都懂,意大利商人们就此作出了实际表率。

  募集到了巨额资金的森林开发公司原本打算继续开发蛟河、化龙两县的剩余区域的,不过在蛟河地区行署的协调下,他们来到了左城县,签署了对其北部地区部分森林、沼泽的开发协议,正式将重心转移到了这里。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会放弃在蛟河、化龙两县的生意,事实上那不可能,那是他们公司目前最优质的资产,每年产出大量小麦、水稻、玉米以及其他经济作物,木材的产能也相当不小,码头和铁路运输也经营得有声有色,试问怎么可能会放弃呢?他们只不过是将募集到的大部分资金投入到左城县方面,重新开辟第二战场罢了,老战场还是要继续战斗的。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双方签订的协议,森林开发公司是需要独自负责引进劳动力的(主要来自意大利),至于劳动工具和日用品倒是可以在东岸本土采购,那是又好用又便宜。这种特殊的开发模式,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另类的劳务工经纪公司了,都是从旧大陆引进人力,区别不过是一个承接东岸政府授予的基建合同,一个自负盈亏开发原始森林罢了,本质上没啥太大的区别。

  森林开发公司引进的意大利劳务工由他们自己管理,但需要建档后送一份花名册到东岸地方政府手里。这些意大利劳务工一样享受《宅地法》赋予的权利,工作七年后即可申请东岸国籍,成为正式的东岸国民。当然与曾经的三大劳务经纪公司相比,森林开发公司的条件要好一些,管理也更为宽松,薪水也更加丰厚,说起来是比较厚道的了。

  而那些入籍成功的意大利人,东岸政府也比较宽容,允许他们就近落户蛟河、化龙等地,也就是他们曾经用生命开荒的地方,允许他们在当地定居、生活。所以昨天郑德祥和阿尔梅达等人一路乘火车过来时,看到了两边大量的充满意大利风情的建筑,原因就在于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