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五章 潘帕 三十三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回到老家的退伍军人(有的甚至还是军官),很多有过海外服役的精力,见多识广,人脉也不错,回乡后加入农民合作社,即便不会经营,但还是有一定的用武之地的。

  李正他们现在在干燥潘帕地区的开拓,其实优惠政策还是不少的,比如发放奖金、贷款买房、优先出售高产种子等等建国初期才有的优惠条件,也算是国家对拓荒农民的变相补偿吧。李正和妻儿居住的这三间瓦房,就是从东岸农业银行那里分期贷款(免首付)得来的,且还款利息也非常低,他本人对此还是十分满意的,连带着对于来到忠兴乡这么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也不是那么抵触了。

  “小山啊,去鸡窝那看看。这南边的雪就是大,别把鸡窝给压榻了。”在外面站了一会后,李正一边朝羊圈走去,一边朝正在院子里带着妹妹玩耍的大儿子说道。

  鸡窝里养了二十几只鸡,倒并不是为了吃肉,潘帕的东岸人并不缺肉吃,主要的还是为了卖鸡蛋挣钱。鸡蛋这种东西,在集市上的价值并不比,至少比牛肉贵上不少,很多家里有点闲钱的政府官员、工程技术人员、学校教师、军人、小商人等都愿意大量消费,市场前景还是很不错的,因此李正比较重视,特地让儿子去看看鸡窝顶上的雪多不多。

  李家还有个羊圈,圈里面养了七八头羊,都是可以薅取羊毛的绵羊。在潘帕地区,养牛基本上是注定亏本的,养马成本太高,对于手头不甚宽裕的普通农民来说,从农业银行那里申请实物贷款养一些绵羊是最划算的。这既可以提高他们的现金收入,也可以促进盐城县当地的毛纺织业的发展,可谓一举两得。

  李正还打算,等过了这个冬天,在去乡里集市上捉几只鸵鸟回来养着,以获得更多的收入。最近国家开拓总局的人频繁在附近出现,运输建材的车队是一拨又一拨,看样子又要集中设置一批定居点了。这人多了,对肉、蛋、奶的需求肯定会直线上升,李正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这点头脑还是有的,更何况农民合作社的社长、委员们也劝大家这么做,那就更没问题了,合作社是不会骗大伙的!

  其实,刚才提到的干燥潘帕的定居点设置,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国家开拓总局切切实实制定好的计划。这几个定居点基本上都位于正在修建中的从盐城港到新首都洛阳府的一等国道两侧,分别是黎丘乡(位于后世托恩基斯特城附近)、殷密乡(位于后世圣特蕾莎小镇附近)、红石乡(位于后世库奇约科小镇附近)、高青乡(位于后世马卡钦小城附近)、宁朔乡(位于后世圣罗莎城附近)、小屋乡(位于后世查查拉门迪小镇附近),一共六个定居点,以充分利用这条高等级公路以及未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