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一章 团结河 十三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里大手大脚的客户很多!淘金客,长期生活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中,身体健康状况不好是很普遍的状况,最关键的,他们有钱,而且舍得花钱,这就足够了!

  邵仁此时检查的是一批中药材。因为《明医籍考》、《宋医籍考》在全国出版发行(国家甚至给予了一定补贴,以便更多人可以买得起),是医疗从业人员的必学教材,因此传统中国草药学在东岸流传甚广,各种中药材甚至医药成品历来都是中国大陆向东岸出口的重要商品。比如邵仁此刻正在查看的大黄,就是从广州港装船出发,然后一路漂洋过海到平安港卸货的。这种药材在原产地大概每斤1钱,到广州后价格翻一倍,运到东岸人后批发价是每斤四角钱,等到了永华县这里后还要再涨个几成,因此还是不便宜的。

  “嗯,确实是产自川中的马蹄大黄,可以,章黑三这次没骗我。”看着这些装在箱子里的药材,邵仁满意地说道“也幸好他没耍花招。否则,我就给师傅写信,让他在行会里待不住,看他还怎么做生意。”

  几名半学徒半活计的年轻人没说话,仍然在仔细地检查着药材。还好,正如邵仁所说,这次章黑三比较良心,没有以次充好,就连另外一批茯苓质量也很好,至少不像上次表面上还有被虫蛀过的痕迹。唯一让人感到有些不开心的,就是这些茯苓在装运的时候,似乎被拿来填充茶箱间的空隙了,这导致其形状有些不好看。不过没关系,仍然可以拿来用。

  人参大概是这批药材中最贵重的了。邵仁本钱有限,因此也没买多少,而且还不是野山参,而是朝鲜人在开城一带人工种植的。自然,这种人工培育的人参是不可能卖得上高价的,邵仁也没黑心到会把这种东西拿来冒充野山参,那不符合他的道德观。

  其实,东岸境内最多的就是这种产自开城的人参了,大概占了一半左右。第二多的,则是产自北美大陆的人参,这种人参不是生长在山上,通常是平原的背阳处。魁北克一带这种玩意儿很多,当地人大量采集后出口到东岸,已经成了一项很大的产业。真正的传统野山参,在东岸的市场占比其实不是很高,但价格毫无疑问非常昂贵,多产自朝鲜及满洲的山区,每年的出口量都是有数的,邵仁很难搞到。或者即便花高价搞到一点,也不会舍得用,多自己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邵仁的药店同样还出售其他物事,其中一些甚至很难称得上药品,如姜根、槟榔、燕窝、西谷米、胡椒、藏红花、檀香等等。其中有的产自印度,如姜根、槟榔;有的产自波斯,如藏红花;有的来自文莱,如燕窝、檀香;有的则产自东岸的海外殖民地,如西谷米(拉包尔)、胡椒(新华夏),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