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章 河中堡的困境 四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黑人都是科萨人,是从东边迁徙过来的。据说东边出了一位骁勇的酋长,部落也很强盛,这位雄心勃勃地酋长正在强行吞并周围的一些部族。不愿意被吞并的部族要么被消灭殆尽,要么被迫迁移,眼前这个小小的科萨人部落就是从那里迁移过来的。

  科萨人或者说整个南非的班图黑人的部落基本单位叫“克拉尔”。每个克拉尔包含几间到几十间不等的茅屋,居住在茅屋里的人一般来说都来自一个父系家族。克拉尔的中心是一个很大的牲畜栅栏,里面养着这个家族的牛羊。茅屋围绕着牲畜栅栏,便组成了科萨人部族中一个基本的单位。由此也可以看出,畜牧业在科萨人的生活中占据着何等重要的地位。

  士兵们将每间茅屋都仔仔细细清理了个遍,并将搜集到的东西分门别类放在空地上。谢汉三随便走到一堆物品上看了看,这里放的都是一些农具和杂物。令人惊讶的是,科萨人竟然已经使用了铁质农具。除了农具之外,还有一些木碗、杯、盘,以及席子、筐、篮、袋等物品,这说明他们的手工业也很发达,至少冶铁、木工、编织业的水平并不低。

  谢汉三再走到另外一堆物品看了看,这里放的都是一些兽皮、工具和陶器。兽皮都经过初步加工和鞣制,这说明他们有处理兽皮的能力。陶器制作水平还算可以,至少那一个个水罐、水杯什么的物品在谢汉三看来还都像模像样。工具基本都是铁制的,少部分是铜制的,按用途看来有锄、斧、刀、锥、钻、钳、锤等工具。

  总的看来,这个科萨人部族的文明水平并不低,至少比东岸人在南美遇到的那些瓜拉尼人或查鲁亚人要强多了。科萨人的部落中已经有了明显的社会分工生产,这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重要标志。

  然而,这些都不是东岸人如今关注的重点。他们所关心的是此行能缴获到多少吃的东西,毕竟河中堡那边都快揭不开锅了,还指着部队抢些东西回去救急呢。还好,这个科萨人的部族多多少少还有些存粮,没让大伙儿太过失望。

  当一袋袋的粮食被从茅屋中取出堆放在地上后,一些河中堡的本地民兵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一阵欢呼。就连那些军纪严格的陆军士兵们,脸上都不由自主地笑开了花。

  谢汉三解开一个袋子看了看,里面全是饱满的红高粱粒。高粱可是一种在非洲广泛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很多,也算比较高产,是这些班图黑人们的主要种植作物。他们将高粱磨成粉,然后煮粥吃,有些富裕的班图人还会往粥里加一些奶制品。

  谢汉三掂了掂,发现每袋高粱差不多能有二十多斤的样子。目前被码放在地上的整整齐齐的高粱袋已经有了不下五百袋,而且士兵们还在源源不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