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三章 宗义伦_4486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度公司双重背书的协议,指出他们允许东岸人在马六甲进行“经营性活动”。你看,手续完全合理合法,还有什么话要说?

  老实说,荷兰人在东印度群岛其实并不怎么爱“讲理”、“**”的。他们面对不能容忍的事情时,往往是直接派军舰堵门,比如当年集结了12艘军舰封堵苏拉特港口;或者直接派兵围攻,比如当年纠集了大量雇佣军和土著士兵围攻葡萄牙人的马六甲城。但遗憾的是,在面对东岸人时,这两招都不能用,否则后果会很严重。因此,他们的“劝说”,那就真的是劝说,无奈东岸人根本不为所动,坚持赖着不走,你又能怎么办?

  于是乎,在这样的拖延之下,一来二去,不但马六甲城内有了数百名东岸商人及其职员,城外还有上千名农夫和工匠。再让他们发展下去,人数优势可就完全在他们那一方了,如果再算上无时无刻不想着夺回马六甲城的柔佛土著,这事情显得愈发棘手了。

  今天他们居然又“有幸”看到了一艘东岸商船开往马六甲,而且船上满载货物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这些船上肯定还载有至少数百名来自东岸殖民地的移民可以预见,东岸人在马六甲的势力会更上一层新的台阶。

  “马六甲简直天生就是为贸易而生,是世界上最佳的贸易良港。两种季风在此汇聚,商业由此开始。中国、越南、日本、朝鲜、琉球的商船在冬天南下(如果没有装备蒸汽动力的话),夏天返航。来自阿拉伯半岛、印度、波斯等地的商船则在夏天出发,冬天抵达。这种航行的季节性催生了繁荣的中转贸易,商人们在此买卖,大宗货物反复进出,港口人流极多,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市场贸易热闹非凡,各种庆祝活动丰富多彩。”就在此时被荷兰人指指点点的东岸货船内,来自对马岛的宗义伦正在仔细地阅读东岸人书写的报告。

  宗义伦是被东岸人从监狱里提出来的。因为在对马岛之战中投降朝鲜,他们家在肥前的封地被盛怒的幕府给没收了,他留在江户的一个儿子也被勒令切腹。而更让人寒心的是,即便他投降了,但对马岛新的统治者仍然以他在之前的战斗中杀伤不少朝鲜士卒为由,将他们家族及藩中实力派统统下狱,财产也被尽数没收。

  关键时刻还是东岸人伸出了援手,将他们从朝鲜人手里要了过来,并且保证其永远不会返回对马岛给朝鲜人添乱。宗义伦也没有什么太好的选择,于是便同意了东岸人的条件,带着家族及亲近的藩内官员、武士数百人出海,前往马六甲港。

  马六甲是什么地方,常年做贸易的对马宗氏隐约了解一点,知道那是南洋一个很大的贸易枢纽。对于去这个地方,他并不是很排斥反正原本都是朝鲜人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