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章 长江之役(三)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要不胡乱杀人,且给口饭吃就成。可现在“我大清”已正式建立了体制,皇帝、年号、官制、军制都有了,连科举都开了七八年了,这一正式坐天下,可不就得按规矩来么?按规矩来的第一步是什么,当然是给官员、兵将发钱粮啊,没他们你怎么稳住这天下的局面?

  可要发饷、要维持朝廷运转,光靠北方那些税收恐怕是不够的,毕竟如今清廷治下绿营、汉军、满蒙八旗及部分地方戍守部队林林总总加起来**十万呢,各级官吏也是一大堆,安抚蒙古诸部、养铁杆庄稼也要花钱,这每年的支出可都不是一个小数目。或许有人会说,如今大部分绿营在南方,可以让当地官府给他们就地发饷,可问题是如果军饷军粮都由地方供给了,这恩不出于上,那北京朝廷还有何威信可言?

  军队就食于地方、军饷由地方筹集、军械由地方供给,这只能作为非常时期的应急手段,可不能常态化,否则时间一久军队必然不听使唤,地方政府也可能会与中央离心,起了割据之意,这可不是中央朝廷愿意看到的。

  如今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即江南省)的财赋占到了全国的三成,更别提当地自明末起就大量生产棉布、丝绸、茶叶等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了,如果江南的粮食、布匹、银子没法顺利通过大运河运到北方,那么时间一久的话对“我大清”多多少少也是个不小的麻烦——缺银子发饷,难不成搞配给制走计划经济的路线?

  所以啊,说来说去,东岸人的舰船在上至南京、下到崇明沙一带频繁活动,虽不能完全限制清廷南北之间的交通,但严重阻碍了两地间的物资和金钱流动倒是真的。短时间内估计看不出什么东西,顶多让清廷难受一阵,但时间长了恐怕清廷也是要跳脚的。他们若是不能集中水师将东岸舰船赶出长江,那么就只能另觅它途,绕路从别处运输,但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成本,同时也降低了清廷的威信,后果如何委实很难说。

  “大人,黄衣贼的炮舰凶蛮得很,这边也是落过炮子的,还请速速移步山下,那里更安全些。”贴身马弁头目忧心如焚地走到周国佐身侧,急着劝道。天爷哎,黄衣贼的甲板巨舰可不就在江面上飘着呢,乖乖,一艘船上装着几十门炮,可比整个江南、闽浙、江西等地加起来还多,真不知道这帮黄衣贼是怎么铸的炮!兵部那帮大爷们,铸一门炮可费了老鼻子劲了,还尽他妈的是小炮,和人黄衣贼一比,连提鞋都不配哇!

  “如今的江南布政使司内,又有哪处是安全之所啊。”周国佐苦笑了两下,终是不忍拂了跟随自己多年的马弁的心意,转身便下了山“黄衣贼数万人就在三十里外肆虐,偏偏我军还久攻不下,总揽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