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团乱麻(三)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且为了表示亲善,他还向位于温道的造船厂订购了两艘三桅帆船,用于加强欧洲东岸各商站之间的物资转运效率。不要怀疑温道有没有实力造船,事实上早在1645年的时候,位于温道这个内陆河港(位于文塔河畔。条件优良,终年不冻,且内陆腹地有面积广阔的优质森林)的造船厂就为库尔兰公国制造出了大量的远洋贸易商船。保守估计有十多艘,而这显然也是这个小国能够远航加勒比海进行殖民的先决条件——一个强有力的造船工业。

  雅各布大公、最后一任立窝尼亚骑士团团长的孙子、库尔兰公国的统治者实在是太精明了、太有商业天赋了,他利用整个17世纪上半叶该国未受战争侵扰的有利时机,不断搜罗西欧国家的造船人才,大力发展造船业,因此到三十年战争结束时,该国已经拥有了很强的造船能力,能同时制造大型商船和军舰,技术比庞大的莫斯科公国、波兰立陶宛王国还要强。

  而且。该国的商船队在海军舰队的护航下,将大型松木桅杆、船板、木焦油等船具出口到荷兰、英国甚至威尼斯。这种广泛的贸易行为使得温道和米陶的商人迅速暴富了起来。后来,雅各布大公还大力支持玻璃制造业和铸铁业的发展。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当然后者看起来似乎有荷兰资本的身影,其中主要的投资者便是德海尔家族。

  这样一个“有意思的国家”,而且还对东岸抱有友好的态度,加上其大部分国民都没什么宗教信仰(上层信仰新教),自然是东岸人可以也必须大力结交的。正因为如此,郑勇对他们的态度也很亲切,不但订购了两艘船,还允诺会去温道开商站,以便降低他们转售东岸货物的成本——毕竟从里加进货的话还得给瑞典人多交一道关税。

  代表特里普商行来到里加的德海尔家族一行人没和拉脱维亚人碰上面,不过他们和郑勇商谈的某个话题却涉及到了他们。

  “瑞典人在扩军备战、囤积军事物资,虽然我们商行在瑞典投资颇多,但这个时候还是必须以荷兰利益为重,因为这本就是一体的。贵国在库尔兰、普鲁士和莫斯科公国颇有影响力,是否打算随时介入波罗的海可能出现的某些时局变化?”德海尔一见面就抛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这让郑勇有些惊讶,你丫到底是来搞商业的还是外交的啊?

  “瑞典人的目标是哪里?波兰?”郑勇疑惑道。事实上也只能是波兰了,波兰国王和瑞典国王之间的那点恩怨破事,加上瑞典控制波罗的海南岸的决心,这一切似乎都预示着这两个国家之间会爆发战争。

  “联省共和国不希望在波罗的海出现一个更强大的国家。”德海尔的话已经说得很直白了,就差明着说他们不允许瑞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