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6章 大唐最可爱的人!(第二更)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到陈十一郎第二只纸飞机的李季兰第一时间展开览阅,这次将信将疑的心思减轻了一些,陈弟弟自然有他的考虑。

  李季兰登上舞台,对赛春楼来的伴奏乐工道:

  “麻烦弹琵琶的老师给一个‘变徵’的调子,谢谢!”(一种“我是歌手”的既视感。)

  随着琵琶苍凉之调声起,李季兰目光坚定,昂首慷慨唱道:“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杀敌黑山麓,报君黄金台!”

  台下观众精神为之一振,一下子就把刚刚刘昭阳歌中那种悲凉的厌战之气冲淡了去!

  十五岁就从军出征,八十岁才回来——

  可是我们后悔了吗?

  我们在黑山杀敌灭虏,保家卫国!

  我们付出年华、热血乃至生命!

  可是我们绝不后悔!

  就是要用这一生,来报答天子在“黄金台上”的知遇之恩!

  如此英雄气概,如此视死如归,怎能不叫台下诸君动容!

  这两句写得非常好吗?

  很明显不是,只是陈述简单的事实而已。

  小陈也是信笔写出了两句大致对仗的句子,“报君黄金台”更是直接从李贺名作《雁门太守行》中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截取出来的。

  “黄金台”说的是燕昭王求贤若渴,筑了黄金台,将千金放在台上来招揽天下之士,陈子昂“前不见古人”登上的,也是这里。

  此句无非是吹嘘当今天子如同燕昭王一样锐意进取,隆恩盖天。

  重点是“杀敌黑山”——

  并不是塞黑哈,所谓“黑山”,正是木兰辞中“旦辞爷踉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的那个“黑山”!

  也是王昌龄大叔“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阴山”!

  阴山,确切地说应该叫阴山山脉,横亘于后世内蒙古包头、昆都仑河谷北,从地图上看,恰好位于黄河大“几”字上。从黄河边到昆都仑河谷之北阴山正好是一天路程,《木兰辞》可以说非常写实。

  阴山之所以如此出名,倒不仅仅因为王大叔的不朽名作,是因为在历史上它的重要战略地位,在相当长时期都是中原农耕民族和蒙古高原游牧民族两方势力极力争夺的前沿阵地。

  所以,现在还没有《出塞》这首诗,阴山也依然闻名天下。

  对游牧民族来说,阴山就是生命线。

  一旦农耕民族占据阴山一带,游牧民族则将被迫退往荒凉漠北;

  一旦占据阴山南麓,拥有肥沃的河套平原,则中原失去屏障、门户大开,多少王朝命悬于阴山一线,阴山易手,王朝倾覆的故事不知道发生了多少遍。

  在王昌龄大叔的《出塞》中,便是复述了两位战神卫青、霍去病,奇袭龙城、封狼居胥,将阴山彻底夺回,匈奴只能遁逃,缔造“漠南无王庭”的帝国神话。

  阴山的故事,也只有在汉唐两朝才最能引发人们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