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2章 青春回忆,春春笔笔(第二更)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昭阳冲他温软一笑,摆了一个起手式,轻启朱唇唱道:

  “谁动了吾之琴弦,唤奴到窗前。

  流水浮舟,郎在深夜之那一边。

  谁倚着吾之琴,枕梦尽,夜满月。

  还以为各自两边,只能做蝴蝶。

  谁令郎奴静似月?

  只可在心中默念,

  檐下燕,替奴飞到你身边!

  谁让郎奴静似月,

  各自孤单错弄弦,

  风吹那帘落,见月人不眠……”

  事实上,看着可爱的女孩子如此一身装扮,更兼之她刚刚吐露心声,少女情怀的触人心弦——

  陈成不觉嘴唇都有些发干了。

  可是当她一开口,小陈险些喷饭,身体抽搐!

  强行按捺着手心的颤抖,小陈控制着自己的表情,没显露出来。

  刘昭阳轻歌曼舞,少女娇柔的腰肢和纤细的肢体将舞蹈之美展现到了极致,难怪金陵的大姑娘小媳妇爱到不行,女性天生就更擅长欣赏美好的事物。

  刘昭阳也很满意自己的表现,笑问:“陈郎君以为如何。”

  “我觉得的吧,”陈成伸手掐着自己的嘴:“整挺好。”

  刘昭阳看他有些言不由衷的样子,颇奇怪,不是说此曲是陈郎君最心爱之俚曲么?

  为何不见他惊喜万状的表情?

  难道是自己唱得还不够好,跳得还不够美?

  “此曲言颇浅显,曲颇奇异,”刘昭阳问:“是陈郎君所作吗?”

  “不是!”这种没必要掠美:“是周笔畅!”

  “……”刘昭阳寻思没听过此人,但从名字上看应当是一个才情横溢的纯爷们。

  事实上小陈也记错了,歌虽然是笔笔唱的,词曲作者是小柯老师才对。

  虽然这首《谁动了我的琴弦》经过了自己毫不走心的“大唐本土化”,“的”改成“之”,“你”改成“郎”之类,可与此时的诗歌相比,还是有些骨骼清奇。

  身在大唐的刘昭阳,脱口而出一首周笔畅的歌,甚至不知哪个好事者还给编了舞,这难道还不够令人瞠目结舌吗?

  嗯,花榜第二名的刘昭阳,唱着超级女声第二名周笔畅的歌,在南京赛区大受欢迎——似乎也没什么不对的。

  “此曲是燕燕姐的最爱,”刘昭阳道:“是从冶梅楼的姐姐们口中听来的。她们说,那时候陈郎君登楼,必持铜鼓,铿锵敲之,慷慨歌之,大醉乃归!”

  “燕燕姐一听便爱它极了,她还亲自编了这一只舞,也教了我,”刘昭阳深情忆道:“今日把它跳与陈郎君看,也算是燕燕姐当日蒙陈郎君搭救的些许谢意。”

  虽然刘昭阳的话很感人,可是小陈一想到自己当年在青楼里,喝醉了酒,把春哥、曾哥、笔笔、凤凰兄弟、筷子传奇的歌乱唱一气的情景,还是感到格外丢人。

  事实上,在现代的时候,小陈也是痛斥华语音乐、华语影视江河日下中的一员,更对早年间的选秀歌手中性、杀马特风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