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8章 大唐最坑景点,西湖!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湖到啦!”

  此时的西湖,是一个没有“西湖十景”,没有“活佛济公”,没有“白蛇许仙”,没有“雷峰塔”自然也没有“雷峰塔的倒掉”。

  对当地人来说,这特么就是个“堰塞湖”,在大雨过后泛滥,在长时间的干旱中干涸。

  甚至她连“西湖”的名字都还没有获得,当地人叫她“钱塘湖”。

  当陈成兴致勃勃带着柳绘“小公子”,说要看一个美丽的景点。

  可到了点,却令柳公子格外失望。

  这有什么……好看的!

  陈成也格外汗颜,本来以为可以带着小媳妇从“断桥残雪”,经“锦带桥”,走到“平湖秋月”,一路上讲述各种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传奇故事,可现实时,连接这几个景点的那条“白堤”都没有……

  眼前的湖面,除了大,还是大,足足有后世一倍那么大!

  可是荒凉无比,没有任何建筑,也没有游客如织!

  完全可以当做你家门前的大水塘!

  “咱们到这里,看什么呢?”柳绘大惑不解!“啥都没有!又让我玩什么呢?”

  “或许,划个船?”

  问题是,周围连船都没有……

  是啊,西湖虽然是个自然景点,可让她在后世那样闻名,人文要素甚至更多一些。

  西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西湖的。

  很可惜,陈成俩人来游湖的时候,那些“人文因素”都还没有发生。

  西湖也没有遇到给“焕发新生”的三个人。

  第一位,《长安十二时辰》男二号李泌,在他担任杭州“州长”期间,为了供应淡水,他在钱塘门、永进门等人口稠密地区挖6口井,并建立“暗渠”,将湖水引入城市,“变害为宝”的第一步。

  然后,便是大名鼎鼎的白居易了——至今西湖边上都还立有他老人家的塑像。那是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大规模浚治西湖,并筑堤建闸,以利农田灌溉。继李泌之后重修六井。从这时起,西湖之名,才益彰于世。

  也是为了纪念他,才会有那条从“断桥残雪”到“平湖秋月”的白堤。

  当然啰,白堤是他之前就有的,真名应该是“白沙提”,从他的名作《钱塘湖春行》末句“绿杨阴里白沙堤”也可以看出来。

  但是后人不管,对白老头感情很深,就叫“白堤”了!反而真正是他在石涵桥附近修筑“白公堤”,后世已经无迹可寻了。

  最后一位自然是苏轼了,白堤苏堤向来齐名嘛!

  从这几位来看,后人的确是对大文豪们是很景仰的。

  可真正构建了西湖基础设施,使其有“5A景区”资本的,还不是这几位,而是吴越王钱镠啊!是他出钱,在湖区周围修建了大量的寺庙、宝塔、神龛和石窟。他们扩建了灵隐寺,建立了肇庆寺、京慈寺、立安寺、六通寺、桃光寺,修建了宝塔、六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