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一十四章 科举改革风波_超级家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小九不仅决定要做主考官,并且还要野心勃勃的改组科举制度。(本站小说文学网.yunlaige)

  现在科举制度是三三制,也就是每隔三年,才能举行一次科举,乡试三年一次,考众者为举人。

  举人在往上考,称为会试,由礼部主考,三年一次。

  但是在这样死板的规矩下,会让很多有才的学子终其一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也无法完成心里的期望。

  假如一个饱读诗书的才子,在乡试的时候,出了意外,就要等待三年,若是会试再出了意外,又要等上三年。

  这样里外里算起来,最少就是六年。

  可一个读书人的青春,又有几个六年可以等待得起呢?

  这个弊端陈小九心知肚明,他决定改组科举,将乡试和殿试改为一年一考,并且乡试排在前面,殿试延后两个月考试。

  如此一来,考中乡试的举子、便可以紧接着进入京城会试,既不耽误青春,也有助于朝廷网络人才!

  另外一条,便是改革考试内容,。

  往届的考试,为显示出才子多么的博学多才,将《诗》《书》《礼》《乐》《典》的作用,夸张的放大,而将《策论》的作用,却无限制的缩小,而这对于选拔人才来说,完全就是相悖的。

  《诗》《书》《礼》《乐》《典》晦涩艰深,有些东西更是糟粕,是毒瘤,是过时的迂腐思想,凭着这些陈年老旧的东西,又如何能治理朝政?难道谁的诗做得好,谁的字写得好,就一定能治理好朝政吗?

  当然,陈小九这些心里话当然不会说出来,真话伤人,往往要披着一层外衣,通过灵活的手段解决掉。

  所以,陈小九决定,至少在今年,便一定要减少《诗》《书》《礼》《乐》《典》的比重,而将《策论》的作用,提高到一个很显著的地位。

  策论,就是根据当时政.治问题加以论说,提出对策的文章,一事一议,一篇文章只表达一个观点,简洁而有力,犀利而练达。

  而通过考生的思想、内涵、世界观、价值观,来判定考生的品德操守、应变能力、政.治智慧!

  以上两条,都是在纯理论上过筛子。

  而陈小九更计划在理论知识达标的基础上,在进行现场实战,实地考察考生的应变能力、观察能力。

  陈小九思索许久,决定追加一个情景剧的审案模式。

  找一些群众演员,表演纠纷、矛盾、利益牵扯,让才子们根据情景剧,当场分析,当场断案。

  凭借断案的结果,便可以判定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管理能力,也好做到人尽其才。

  陈小九计划好了之后,便在第二日清晨,将自己总结的“改革科举制度,修订科举内容,添加实测审案”三条建议,写成书面奏本,呈给皇上与众位大臣预览。

  一石激起千层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