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6章:深山老林_华娱之白金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镇长鄙夷地看着老王:“一口一个戏子,你以为你会说几句成语,就是文化人了?”

  “他能出钱来咱们这儿拍电影,是在无偿帮我们宣传,懂不懂?”

  “我老头子是不懂这些大道理,不过,你这个领导的话,我还是会听的。”

  “这还差不多!”

  很显然,除了这个目不识丁的王书记之外,即使是养在深闺,远安的大小官员也知道林晓光的电影拥有“点石成金”的魔力。

  由于拍摄地远安县地处神农架南麓,毗邻三峡库区,地理位置偏僻,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启动“三线”建设至今,远安承接了大量的军工企业,厂房分布在全县大小不同的山坳中。

  以至于今天,远安县依然是湖邶省惟一不对外开放的县。

  早在去年年底,听闻了国内知名导演林晓光要将“山楂树之恋”这个被誉为“史上最纯洁爱情故事”拍成电影的消息。

  湖邶省、宜昌市嗅觉敏锐的官员们,一致认为原书中故事的发生地就在宜昌,立即把“争取林晓光来宜昌拍电影”,当成他们大小官员一项紧迫的工作。

  时任湖邶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春明获知林晓光的拍摄意向后,当即托人和投资方华宜兄弟公司取得了联系,继而盛情邀请林晓光进驻湖邶拍摄。

  在外考察的宜昌市高官郭有明看到当地华文报纸刊载的消息后,也表示要“积极争取”。

  宜昌市委为此专门派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举海数次进京,向华宜兄弟表达宜昌的热忱。

  应该说,这完全是他们争取过来的。

  并不是林晓光个人,也不是《山楂树之恋》剧组有求于他们。

  在林晓光到来之前,《山楂树之恋》的剧组工作人员,第一次到宜昌市下属的远安县选景,是在2008年12月28日。

  当时,就有一份“远安县协助拍摄电影《山楂树之恋》情况总结”的材料上,有着如下的表述:“按照‘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支持配合’的原则,安排专人专车,积极提供后勤保障,历时5个月,配合《山楂树之恋》剧组先后分5批次,在全县范围不公开的进行选景工作。

  也因为这些指示,《山楂树之恋》剧组,在远安的选景工作,才能够进行的如此顺利。

  随后,林晓光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前往村民丁婆婆家中看景。

  80多岁的丁婆婆家位于一个小山包上,是一排六户人家中的第三户,她家就被剧组选为在青龙村的主要取景地。

  想要到达丁婆婆家,一座搭建在袁家河上的石头桥是必经之路。

  林晓光来到这里的时候,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用青麻石给小桥垒护栏,还有人下到河中手拿着砂纸给桥身打磨,打磨后的石头桥乌黑发亮。

  跟洋坪镇政府旧址一样,丁婆婆家的外墙上也已被剧组美工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