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9章:故事的升华_华娱之白金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找工作时并没有什么优势,出于多一项技能的考虑,她继续攻读了邶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业的研究生。

  在学习和毕业后的一段时间,邯家女也试着写了几部电影作品。

  “都是在练手,必须多练才能越写越好。”

  生命之路在最初创作的时候,邯家女也是本着练手的态度,而从小受父亲耳濡目染的影响,加上对电影的极度喜爱,以及后来系统专业的学习,让她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对电影有了感觉和灵性。

  林晓光又问:“你个人比较喜欢什么样类型的题材?”

  邯家女想了想,说:“其实,什么题材都有可能触动我,但我更偏爱现实主义题材,因为取材于生活,贴近广大群众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此次的生命之路,邯家女也正是看中了原型故事中,这种贴近百姓的现实感。

  聊来聊去,林晓光和邯家女的话题,最终还是回到了剧本的创作中去。

  作为更有经验的前辈,在剧本的修改方案上,林晓光也给邯家女这个后辈,提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邯家女也深深感慨,林晓光能从一个群演走到今天,的确是有他的独到之处。

  比如,邯家女的初稿里,主人公程勇自己是患有白血病的,可林晓光希望,她可以把程勇塑造成一个健康人。

  邯家女一开始不明白,林晓光这么改的粽子,就问他:“林董,能告诉我为什要这么改吗?”

  林晓光如是说:“我个人觉得,如果主角也是病人,有些动作的场面就完成不了,而且,程勇如果是病人,就不仅仅是在救人,还有自救的意思,这远没有一个健康人牺牲的那么大。”

  再比如,邯家女的初稿基本上是一个“独行侠”的故事,但为了影片节奏,林晓光就让他多创造几个重要人物角色。

  一开始的时候,邯家女觉得,配角就是为主人公服务的,所以淡化了其他人。

  但听了林晓光的一番话,邯家女忽然发现,生命之路里每一个主要配角的故事可以改的好看,也都可以独立呈现。

  比如思慧,她是影片主要配角里的唯一女性角色,在邯家女的初稿里,也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女性角色,她是一个护士,给程勇提供了印度药的渠道。

  但在林晓光的建议下,这个女性角色就变成了一个病人的母亲,一个为了挣钱去夜场工作的女性,一个全市最大的白血病病友qq群的群主。

  林晓光这么改,是让思慧代表一个坚强的华国母亲的形象,这样一来,在剧本中她的作用会变得很大。

  不过,邯家女觉得,后半部分思慧戏分较少,甚至觉得最后应该和程勇有交集。

  可林晓光却认为,后半部分,其他四个人的戏分都应该减少,因为主要在讲程勇的心路历程和升华。

  林晓光语重心长地说:“思慧和程勇之间也许有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