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1._永乐之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渊的身影消失在殿门外后,朱棣看了眼还在那里的纪纲,就坐在御案后说了句:“纪纲,朕把锦衣卫交在你的手中,你便是如此办事?”

  联想到方才朱棣的动脚,又到现在的斥责,纪纲单方面认为,朱棣是因为他查大报恩寺的事情迁怒,躬身对朱棣说道:“禀陛下,臣定不负陛下对臣的期望。”

  朱棣鼻孔冷哼了声,声音微弱,但是纪纲却听见了,更加心惊胆战,朱棣挥手道:“下去吧,朕见你就烦。”

  “是,陛下。”纪纲笑着转身。

  纪纲出了殿门,三四月的天气,后背衣服已经湿透,他慌了,但又猜不透这个帝王的心思。

  他心想,若是被发现是自己和赵王所为,那陛下肯定不会放过自己,自己现在无事,只能说明大报恩寺引火一事没被发现。

  这样想着,纪纲肩膀才慢慢放松下来。

  与此同时,郑和也进了大殿。

  “大报恩寺的木旗杆被调换,那么肯定有匠人要赶制引雷旗杆,顺此法子下去,朕猜想的可对啊。”

  这种时候,郑和已经将朱棣的猜想证明了。

  “陛下,是纪纲所为,但是赵王才是……”

  “郑和,你对此事有何看法?该处置还是放过。”

  朱棣不回答,反而追问郑和问题。

  郑和觉得额头有些汗水,连忙回答道:“奴婢都听陛下安排,依奴婢的意思来看,此事再闹下去,对大家都无好处可言。”

  朱棣带着怒火道:“北方鞑靼,沿海有倭患,瓦剌蠢蠢欲动,这个紧要关头纪纲和高燧如此,朕不收拾他,难道等他犯大错。”

  郑和垂首,陛下这种话只是个场面话而已,若是真的敢治赵王,皇后那里也不好说,况且陛下对汉王与赵王明显多于太子。

  “禀陛下,一来,此次大报恩寺的事情,看似是对镇国公,实则是与太子之间的误会。

  大报恩寺原本就是陛下心中所念的大事,若是被原先反对的御史借此天雷之事发挥反对,倒是自寻烦恼。

  再者,奴婢以为,镇国公上次说的很对,赵王,太子,汉王原本就是亲兄弟,只有三王和睦,才是大明中兴之根本大事,不可伤了和气。”

  朱棣又不是傻子,郑和的话里也有他最近的顾虑,有些事有些时候并不需要分出对错,只需要和稀泥。

  谁不希望自己儿子和睦相处。

  大报恩寺的事情,朱棣并不是什么傻子,里面的猫腻和影响,他也是能猜到些的。

  …………

  而就在此时,朱高燧看着被纪纲绑起来的工匠,皱眉道:“我大哥可能已经怀疑了,处理掉他。”

  纪纲点点头,皱着眉头看着那个被绳子套起来的工匠,道:“莫要怪我们如此,你若是不死,陛下顺着这条线查下去,大家都会倒霉。”

  “纪纲,你,你不得好死。”

  那工匠奋力挣扎着,只是被人直接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