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6.朱棣:科学种植?_永乐之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永乐七年春,明帝国北方下了一场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皇宫里,朱棣动手打起两儿子,是因为父见子未凉,抽出七匹狼?还是因为父子战斗升级,帝王动手不动口?成渊吃了一惊,他是见过朱棣打人的,下手之狠,令人发指。

  赵王与汉王做事糊涂,但是平日里并不跟朱棣叫板,历史上朱搞燧与朱高煦还是在徐皇后去世才明目张胆开始忤逆的。

  朱棣养了两个忤逆子,一个窥探太子位,一个趁着朱棣生病,要朱棣的命。

  但这还不到时候吧。

  成渊道:“陛下早朝说了什么。”

  “寻命居北京,诏有司,政务皆启王后行。”

  “说人话,成亲后不会说人话啦。”

  “陛下让赵王去彰德就藩,但是赵王并不愿,陛下便命赵王,暂居北平镇守,他还是不愿。”

  论理,朱棣待朱高燧十分的好,只不过后来最想要朱棣命的也是朱高燧。

  成渊见自己家的两个女人在那里聊着八卦,便对杨贤之道:“我不是女人家家有本,不喜听流言,下次别讲与我。”

  杨贤之顿时一副师父竟是这种提起裤子不认人的做法,谁刚才听得津津有味。

  成渊将衣服换好,又提笔书写新的成氏之学内容。

  今年二月,上官云是要去准备县试的,提起此事很丢人,这学生竟是县试数次不中的。

  对于这学生,成渊只求他能在过了县试,四月准备府试,八月有资格参加院试,拿到秀才便可。

  成渊欣慰的宋敬,有秀才在身,三年后进行大考。

  正是春旱,江南雨来的恰是时候,受到百姓的欢迎,从清晨至现在,淅淅沥沥的雨水冲洗江南的屋檐,仿佛将应天重新换洗,春耕的百姓眼睛似乎明亮许多。

  至少此刻成渊眼睛很亮。

  作为城外千亩地的倡导者,他此时倒无高高在上,石开端着草料在树下喂牛。

  对于旁边种辣椒的农户,成渊叮嘱道:“很是珍贵,不可糟蹋。”

  那位农户温和的笑笑,在他的眼中,镇国公应该是高高在上,官员都是如此。

  但这位镇国公竟与他人不同,说话和蔼亲切,今年他们家的三亩地也被规划进这试验田中,但他并不担心,这田地还是自己的,只不过镇国书院的农学生指导如何做肥料,如何收割。

  正值晌午,马车在朦胧的烟雨中奔驰而来,后面还有几骑武夫打扮。

  马车在镇国书院停下,上面下来一魁梧中年人,此人正是朱棣。

  成渊头戴草帽,身披蓑衣,在试验田间将稻秧仔细记录,并未注意官道。

  即便是下着小雨,成渊的额头也是汗水。

  因为百姓种粮是第一大事,吃不饱,便是灾荒。

  为了将百姓动员起来,应天城外的农田都被成渊规划登记。

  古代产粮低,因而种田并不是说说便可。

  “这一陇都是去年谷穗较大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