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章 煮茶,待雪_知我何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了莲姐玲珑的身姿。那画风,叶亦舟自己想想都觉得很美,不禁哑然失笑。

  陆景行看着自我意淫的叶亦舟,估摸出了七、八分,于是也不解释。过了好一会,看着叶亦舟坐在茶桌边,被炉火熏得微红的面庞、眼中盈盈的笑意,以及那一瞬间神形的曼妙,不禁小声地说了一句:

  “你和我母亲年轻的时候还有几分神似。”

  “嗯,您说什么?”叶亦舟并没有听得真切,不过隐约听到“母亲”二字,于是想起了刚才那个话题:

  “对了,您刚才说因为您的母亲?”

  “嗯,我的母亲。我记得我曾给你提过,我从小和姐姐跟着母亲长大的。母亲出身书香,从小就带着我们背《三字经》、《千字文》。我的名字也是我母亲取的。”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叶亦舟问道。

  陆景行听了,微微颔首。

  叶亦舟不止一次看到过这句话,于是忍不住继续侃侃而谈:

  “是个好名字,郑玄曾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而朱熹注解说:‘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上句‘高山仰止’,郑说‘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朱说这是直指人们仰望高山,并无喻义;下句‘景行行止’,差别更大,依郑说,‘景行’解释为‘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则而行之”,是说以此作为行动的准则;依朱说,‘景行’‘是大道,’景行行止‘是说大道可供人们行走。一个是汉儒,一个是宋儒,两人说法竟有如此大的差异,实在是有意思。“

  叶亦舟说着拿起茶盏,一个牛饮而尽,然后又接着问道:

  “不过您觉得您母亲给您取这个名字的时候,更倾向于哪种解释?“

  陆景行一直静静地倾听叶亦舟的长篇大论,他发现自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喜欢从她的嘴里说出的她那些莫名的道理和逻辑。于是当问题突然被抛了回来,陆景行并没有直接回答,却随口应道: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说完,陆景行将幽深的眼神投向叶亦舟,并且没有挪开的意思。

  这如一泓秋水的目光,让叶亦舟像中了魔怔,顿时没了刚才侃侃而谈的洒脱。她知道这话的出自和本义,却不知道陆景行为什么说这话时,会如此这般地凝视着自己,是自己误会了那眼神?还是自己误会了那言语?叶亦舟的脑子于是瞬间停止了运转,平时的尖舌利齿更是忘记了原始的功能。好一会,嘴里才憋出了一句:

  “这个炉火好旺,好热。”说着,自我解嘲地站起身,用双手摸了摸自己的发红的脸,然后走到窗边;而陆景行的目光,也随着叶亦舟的身影,来到了落地窗边。

  此时,两人无言;房间里只有炭火在炉中的燃烧作响,以及茶壶中的沸腾之声,和着白腾腾的蒸汽和空气中弥漫的茶香,说不出地温暖,清雅。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