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4章 序幕一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济体制的变革…”

  对于希福提出的条件,汪春云并没有放在心里。在他看来,既然对方已经让步,同意先经济后政治,那么这场谈判就已经开始有利于大明了。

  他思考了片刻之后,便对着希福说道:“既然贵国汗王有着这些顾虑,那么我也是可以代表大明退后一步的。”

  希福顿时大喜的追问道:“那么贵使是同意了,不再坚持派出官员指导我国在经济体制上的变革了?”

  汪春云点了点头,却又摇了摇头,这让希福有些回不过神来了,正待他想要追问是什么意思时,汪春云突然开口说道:“我国可以不派官员指导贵国在经济体制上的变革,但是贵国要拿什么来保证,不会发生去年这样的金融危机?

  要知道,因为贵国的这场危机,我国手中持的大量大清元纸币,现在价值还不抵面额的十分之一。如果要保持过去的贸易方式的话,除非贵国能够按照这些大清元的面额结清了旧账再说。

  而且,我大明同贵国开展贸易以来,一直都是非常遵守协议的,但是贵国却似乎并非如此。在毫无道理的状况下抓捕了我国商人,扣押了他们的货物。经过了这样的事件之后,贵国总应该拿出一些保证来,否则我国商人还怎么敢继续同你们做生意…”

  希福虽然学识丰富,在政治谈判中常常能够引经据典,利用形势来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建议。但是在经济谈判上,他却总是有着一种无力感。他同汪春云这等从小和数字打交道的商人谈论经济,基本就是汪春云说,他听而已。

  一个缺乏了自己主见的谈判使者,最终自然就只能跟着对方的思路走下去了。在一番争论之后,希福最终还是同意了汪春云的建议,由北京和沈阳各自出人组建一个部门,专门负责协商双方的贸易争议问题。

  同时这个部门还将管理大明对于沈阳的援助资金,以帮助沈阳的经济恢复稳定。在汪春云的建议下,沈阳将会发行新大清元来取代旧的大清元,新大清元将会在北京制作印刷,待到沈阳的经济恢复稳定之后,新大清元的制作印刷将会交还给沈阳。

  而希福也赞成了,恢复大明元在沈阳市场上的流通,并同意大明商人可以对沈阳的实业注资,以尽快恢复沈阳各手工工坊的生产能力。于是在四月中旬,暂停了一年多的明清贸易终于再次开通了。

  于此同时,从长江到黄河地域的大旱情终于开始明朗了起来。今年的旱情显然比预测的范围还要广阔了不少,环太湖地区的三吴之地也陷入了春旱无雨的境地,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河南府伊水边上的一处村子边上,四十出头庄户蔡水头正愁眉不展的在自家麦田内巡视着。虽然紧邻伊水,但是从去年到今年一整年的多晴少雨,使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