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5章 治水和教育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郭允厚描述的计划实在是过于宏大了,有心人只要粗略计算一下,也知道这个计划非数千万两不能成功。

  就算是一向把小民挂在嘴边的刘宗周、黄道周几人也没有出声,支持这个耗资巨大的计划。

  黄立极看了看突然冷场的朝会,不得不主动出面说道:“郭尚书的这个计划虽然不错,但是这耗用的资金和人力实在是太惊人了些,现在国库根本负担不起啊。”

  朱由检沉默了许久,他有些想不明白了,当年新中国刚刚成立,面对百废待兴的国家,共和国领袖们是怎么完成全国各地的水利工程的,那个时候的共和国可没得到什么遗产啊。

  朝中的官员们现在也一片寂静,他们注目着坐在高高御座上沉默的少年天子,心中不住的猜想着,也许治理海河花费的惊人数目把崇祯给吓住了吧。

  倪元璐不忍崇祯陷入尴尬之中,站出来说道:“陛下,以臣看来,不如还是回到吴尚书的议案,只对北运河进行清淤,等待风调雨顺,国库宽裕了之后,再讨论根治海河的方案不迟。”

  朱由检抬头看了劝慰自己的倪元璐一眼,才开口说道:“北直隶人口近1000万,海河流域影响到的百姓就差不多有300万人。若是能够根治海河,则数百万亩田地将因此受益,也可以减轻南粮北运的负担。海河要根治,也必须根治。”

  朱由检一字一顿,说的凝重而又坚定,好像是在努力说服群臣,又好像是在说服他自己。

  说出了自己的决定之后,朱由检顿时感觉心情轻松了下来,他随即轻快的说道:“治水首先需要的是人,而不是金钱。朕决定了,治理海河,朕将亲自主持,从各部选拔得力人手,组建治河指挥部。

  至于治理海河的经费,朕从内库拨出一部分,收益于海河治理的京畿民众出一点,国库再出一点,想必总是能解决问题的。”

  崇祯的话语让下方的文官顿时哑然,‘食君之禄,替君分忧’这句话早就成为了官员们的座右铭,但是今天却没人敢拿这句话来挤兑崇祯。

  归根结底就是没钱,自从万历之后,户部没有一年是不亏空的,能拿出来治水的经费最多也就每年10几20万两到头了。

  至于内库的钱,老实说文官和太监们本身就互相看不顺眼,现在要每年从他们手上拿个100多万两,这简直和担任蓟辽督师平息女真叛乱的难度没差多少。

  刘宗周、黄道周等人一方面很钦佩崇祯的决绝,另一方面又对崇祯亲自去操持一项实务,而把国家大事置之不理感到有些难以理解。

  刘宗周终于还是忍不住说道:“陛下,这治理水利一事固然重要,但也不过是天下大事中的一件罢了。陛下身为大明天子,自当应该处理大明天下的所有事物,而不是重此轻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