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6章 温榆河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京城东北的温榆河发源于昌平区军都山麓,由山间上百股泉水汇合而成,上游还有东沙河、北沙河、南沙河3条较大的支流,中间还有数条小河流入,到通州区北关汇入北运河,河流全长近百里。

  温榆河中游通称沙河,自昌平流入顺义县西南境,俗称西河,东南流经顺义境内的天柱村。南北沙河水量充沛,是两岸农田灌溉的重要水源。

  隆庆六年,朝廷派军士3000人,疏通了南沙河至通州渡口的140里河道。提高了温榆河的航运能力,昌平驻军及守陵、建陵军民的口粮,便可以由江南经北运河直抵昌平境内。

  万历年间,朝廷又将小清河引入南沙河,南沙河便成为了京北重要的水路运输要道。

  而今年,朝廷启动了对海河水系的治理工程,温榆河和北运河都开始了清淤修堤的工作。

  作为京北的重要水道,温榆河平时管理的还算不错,因此整修河道的工作并不繁重。

  但是为了控制注入海河的水量,和保证旱季的用水问题。治水指挥部,决定在河上游山区内修建6座中小型水库,以蓄积水源,作为防洪水利工程。

  此外沿河筑堤,并建闸4座,作为浇灌两岸的水利工程。预计工程在2年内完工,沿河两岸的水浇地将会从数千亩增加到10余万亩。

  孙伯阳站在沙河的河堤上,向着眼下的河道内看去。一个月前还碧波荡漾的这段近5里长的沙河,在上游水流被分流后,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烂泥塘。

  近万名河工正全力挖掘着河底的淤泥,并扩充着河道宽度。准备趁着5、6月的枯水期,把这段河道抢修出来。

  这些河工主要还是从附近村子里抽调出来的农夫,以往需要在监工和官吏以武力作为威胁,才能干出一些活计来的河工,现在看上去却充满了自觉。

  他们兴高采烈,哼唱着当地的小调,卖力的挖掘着河泥,卖力的搬运着一筐筐大块的河泥。似乎全然完全忘记了,这是从前他们最深恶痛绝的河工徭役。

  而在河道工地上干活的,不止是这些被征发来的男性河工,在河堤上不少河工的家属也被组织了起来,烧水做饭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挖掘上来的河泥,会装载在驴车上,按照次序运往出工的村子,作为肥田的基料。

  “真像是一群蚂蚁啊。”站在柳树下的孙伯阳,看着在河堤上上下下的人流,和那些运走淤泥的车辆,脑子里不由闪过了这么一个念头。

  眼前的景象是他一生中从没有看到过的,没有胥吏和军队的从旁监督,只有各个村子推举出的主事者,在几名工部官员的指挥下,协调着这么多人自觉的去干一件事。

  这些百姓身上所爆发出来的积极乐观的劳动精神,和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让孙伯阳每每看到都觉得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