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4章 西南有急报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世再显赫,才能再突出,仕途上也等于是到了尽头了。

  成为藩王属官的读书人,是很难再回到正常的文官升迁的体制内的。这也是为什么,中了进士的士人被皇帝发配到藩王府任职时,都要痛哭流涕一番了。

  沈宏所之所以推荐张耀芳治水,一来是两人私交不错,二来则是看重张耀芳身后的家世,三来便是张耀芳的确有经济展布之才。

  山东境内让其他人去治水,说不定要搞出一场民变来。毕竟山东出了两个王府,两个圣人世家,又被割掉了登莱之地,加上山东缙绅势力雄厚,山东的财富都落在了上面这些人家的手中,这山东府库可不就贫困之极了么。

  按照以往的惯例,朝廷委派下来的治水任务,往往都是由地方财政负担。比如山东境内的运河段维护,便是落在了运河两岸百姓的头上。

  若不是今年皇帝去掉了山东的辽饷,不是免征而是退回给地方用于补助灾民和治理运河,山东藩库可以说穷的能饿死老鼠那里敢想治水的事。

  也正是因为皇帝停止了山东辽饷的上缴,沈宏所才勉为其难的应承了,皇帝要求的沂沭泗流域治理工程。

  但是他也很清楚,自古以来治河就是一个苦差事,当年大元为了治理黄河不是连江山都丢了么。

  山东境内就有大运河经过,因此平时的劳役就已经相当繁重了。如果想要再征发百姓去治水,最起码也是要拨给口粮的。否则强拉百姓去治水,导致百姓家中缺乏劳力耕作,田地欠收,那肯定是要出乱子的。

  对于其他人,沈宏所是不放心的。但是对于张耀芳,他还是有些信心的,最最起码这位不会克扣了水工的口粮以自肥。

  他跑来京城,一来是陪同老友面见崇祯,二来便是想要从朝廷多少弄一些经费回去,也好补贴治水的亏空。

  此外,宫内的太监首领王承恩也派人同他接触,表示内府想要修建一条从青岛、胶州到济南的铁路,希望他到时候能够给予方便。

  沈宏所正感觉山东的未来似乎正露出了一点曙光,自然就不愿意张耀芳在这个时候触怒了崇祯,从而让他少了一个助力。

  他正准备出声替老友周旋时,朱由检却认真的看着张耀芳说道:“张长史觉得,这沂沭泗流域的百姓愿不愿意修河治水?”

  张耀芳毫不犹豫的说道:“沂、沭河往年一到雨季就经常泛滥于鲁南、苏北平原。沂河洪水泛滥时,郯、苍、邳地区尽成泽国。

  兰山县能够平地积水半人多高,洪水季节街上都要行船走动。邳县一到洪水季节就堵塞城门,以防洪水入城,百姓甚至可以坐在城墙上洗脚。

  郯城南部有大片土地因洪涝灾害而荒芜,当地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在这两条河的流域内,就算是广有田地的缙绅地主,也常常是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